
一、个人介绍
许传洲,1987年生,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日照人,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复旦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博士后,2022年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侯选人,2021年辽宁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培养对象,2023年辽宁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2024年辽宁省教育科研中青年骨干,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研究会理事,大连市青年讲师团成员。先后主持教育部就业育人项目、辽宁省软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辽宁省教育科研专项重点课题、辽宁省社科基金、辽宁省研究生教改课题、辽宁省社科联课题、辽宁省统战课题、辽宁省高校统战课题、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大连市社科联重点课题、大连市党建课题、大连市统战课题等二十余项,以主研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五项。
先后在《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人民论坛》《传媒》《农业经济》等核心报刊以及光明网、人民论坛网、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中国青年网等中央重点理论网站等发文二十余篇,文章多次被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网、中国青年网、环球网、央视网、新华报业、省级日报和政府网站等国内主流媒体转载转发。关于红色文化的资政建议刊登于《领导参阅》并获省部级领导批示。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党的政治建设、红色文化和新时代青年教育等方面。创设“文以育人”头条号、公众号、抖音号,累计推送党史党建、红色文化、励志短文等相关文章和视频超3000余次,总关注人数超4万人,总阅读(播放)量超过1800万次。
二、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红色文化、党的政治建设
三、在研项目
主持课题:
[1]2024年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软科学)重点项目:加快我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2024JH4/10600033,10万),主持人。
[2]2024年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研究,(2024031496856,1万),主持人。
[3]2024年辽宁省教育科研中青年骨干专项重点课题:白求恩精神融入我省医学类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JG24QGA13,0.5万),主持人。
[4]2023年辽宁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委托课题:新时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及其价值研究,(2024lslqnbjrckt-09,1万),主持人。
[5]2022年辽宁省统一战线研究课题:缺失、归因与重构:自媒体视域下台湾籍在读医学生文化价值观培育的三重向度研究—以辽宁省为例,主持人。
[6]2022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辽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研究,(2023lslybkt-043,1万),主持人。
[7]2022年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融合、契合与聚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浸润式实践育人的模式建构研究,(LNYJG2022325),主持人。
[8]2022年辽宁省高校统战课题:缺失、归因与重构:自媒体视域下台湾籍在读医学生文化价值观培育的三重向度研究,主持人。
[9]2022年辽宁省成人教育学会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聚合、定向、改革:高校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理路的三重向度,(LCYJGZXYB22086),主持人。
[10]2021年辽宁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委托课题: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辽宁地区的历史演进、红色传承及其代际赓续研究,(20221s1wtkt-086,1万),主持人。
[11]2020年辽宁省社科基金:新媒体视域下辽宁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向度及其谱系构建,(L20BDS002,1万),主持人。
[12]2024年大连市统战理论研究立项课题:红色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内地港澳台大学生政治文化认同研究—以辽宁为例,主持人。
[13]2023年大连市社科联重点课题:以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时代新人,(2023dlskzd041),主持人。
[14]2023年大连市社科院调研课题: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党史教育研究,(2023dlsky073),主持人。
[15]2023年大连市社科联重点课题:红色文化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研究-以大连为例,(2023dlskzd112),主持人。
[16]2021年大连市社科联重点课题:新媒体视域下大连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向度及其谱系构建,(2021dlskzd137),主持人。
[17]2021年大连市统战理论研究立项课题:爱国主义教育视域下在连港澳台大学生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研究,(2021DLTZSK33),主持人。
[18]2019年大连市社科联课题(一般课题):基于自媒体视角下大连市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培养向度研究,(2019dlskyb071),主持人。
[19]2019年大连市党建研究课题:五四精神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爱国主义教育多维发展向度研究,主持人。
[20]2017年大连市社科联课题(一般课题):文化视域下高校基层大学生党员爱国主义教育向度发展研究,(2017dlskyb085),主持人。
[21]2019年大连医科大学教改课题:融媒体视角下医学生在第二课堂文化价值观培养研究,主持人。
[22]2023年大连医科大学教改课题: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重文化价值育人向度研究,(DYLXZX23003),主持人。
[23]2024年大连医科大学青年人才培育基金:融合、契合、聚合: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讲好党史故事研究,(QNJY2402,2万),主持人。
参与课题:
[1]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体育文化代际冲突研究(17cty008)。
[2]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培养的缺失、归因与重构研究(18JDSZ3050)。
[3]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党史短视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1JDSZ3184)。
[4]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多模态智能计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22YJCZH116)。
[5]202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区育人时空协同问题研究(23JDSZ3199)。
四、代表论文
[1]一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向度,人民论坛,2021年第31期,(CSSCI源刊)。
[2]一作,“四史”教育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建设,光明日报,2021年7月23日,(CSSCI源刊、四报一刊)。
[3]二作,科学把握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7期,(CSSCI源刊)。
[4]一作,做到始终如一遵规守纪,解放军报,2024年4月24日,(四报一刊)。
[5]二作,《新中华报》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贡献,传媒,2023年第14期,(CSSCI扩展版)。
[6]一作,思政教育元素在中国石油化工发展历程中重要意义,热固性树脂,2021年4月,(北大核心)。
[7]二作,基于新发展理念背景下生态环境管理的创新策略和发展,环境工程,2021年11月,(CSCD源刊、北大核心)。
[8]二作,东北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策略研究,农业经济,2023年第4期,(北大核心)。
[9]一作,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提升路径,农业经济,2024年2月15日,(北大核心)。
[10]一作,有效推动我省红色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内参《领导参阅》,2021年5月,(省级批示)。
[11]一作,红旗渠精神的新时代意蕴与价值实现,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
[12]一作,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模式创新与实践向路研究,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
[13]一作,协同、创新、融合: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育人范式研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月第2期。
[14]一作,争做新时代青年的好老师和大先生,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2年4月。
[15]一作,争做新时代中国好青年,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2年5月。
[16]一作,当代青年要争做先锋分子,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2年6月(被海外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新华报业等国内四十多家媒体转载)。
[17]一作,争做伟大时代的奋斗者,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2年8月(被中国青年网、共产党员网等转载)。
[18]一作,将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2年8月。
[19]一作,善用“大思政课”做青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2年10月。
[20]一作,善用“大思政课”培育新时代好青年,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2023年2月。
[21]一作,在新征程上弘扬英雄精神,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3年4月。
[22]一作,大兴调查研究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光明网,2023年7月。
[23]一作,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风骨、力量、血性、智慧的结晶,中国报道网,2023年10月。
[24]一作,争做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好青年,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3年11月。
[25]一作,善用教育家精神培育好老师和大先生,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4年1月。
[26]一作,当代青年要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4年3月。
[27]一作,以青春之我奉献青春之中国,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4年4月。
[28]一作,善用大思政课培育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4年5月。
[29]一作,善用大思政课培育新时代青年先锋,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4年6月。
[30]一作,争做建设科技强国的奋斗者,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4年7月。
[31]一作,用教育家精神培育新时代青年教师,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4年9月,山西日报全文转载。
[32]一作,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中国网,2024年11月。
[33]一作,年轻干部要重实干做实功求实效,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4年12月。
[34]一作,争做新时代挺膺担当的奋斗者,中国网,2025年1月。
[35]一作,在科技创新赛道上展现青年风采,中央重点理论网站-人民论坛网理论文章,2025年2月。
[36]一作,亚冬圆梦,共促发展,中国青年报(网),2025年2月。
五、招生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六、联系方式
xuchuanzhou8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