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研究生教育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党建工会 | 文件下载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研究生教育>>正文
 
202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专业介绍
2025-08-17 17:48  

 

一、学院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辽宁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于1951年4月成立社会科学系,承担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任务。1952年10月,社会科学系改为政治理论教研室(简称政教室)。1969年大连医学院南迁遵义时,大部分政治理论课教师随校南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学校1978年原址复办,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也踏上新的征程。1980年9月,重建政治理论教研室,并改名为马列主义教研室。之后,历经马列主义教研室、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学院,2009年6月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2015年12月,思政部与法学系、心理系合并成立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6年4月8日,单独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全校各个层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工作。目前,学院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6个教研室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校办学规律坚持以学科建设为牵引,坚持 “品德高尚、基础扎实、能力提升、素质全面”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学院目前现有专任教师4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教师24人。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日趋合理。近年来,学院注重整合学科资源,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其中,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CSSCI等多篇核心论文,荣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辽宁省思政课教学大赛奖、辽宁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多个。

2006年获批招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起,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强化学科建设,增强人才培养体系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胜任本学科相关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宣传党务、行政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学院积极鼓励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参与社会实践,全面提升理论和实践能力。研究生申博率较高,就业质量良好,多以高校、初高中政治课教师、辅导员,政府等企事业行政人员、党务工作者等为主。

 

二、学科特色与优势

 

学院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的高质量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医科学校办学特色,在长期建设中形成了厚植学科基础、立足特色方向、深化梯队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学院构建了“读书报告、学术报告、学术研讨、实践活动”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素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充分发挥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堡垒作用

 

三、学科介绍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按照一级学科招生。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培养方向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研究等。

2)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深入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核心观点和理论体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理解和阐释能力,能够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精髓和理论逻辑;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流派和相互关系;能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发现、提出并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域内有价值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具备独立进行学术研究和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域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具备规范的学术训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了解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学术热点和最新成果,具备追踪学术前沿和热点的能力;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相关理论、思潮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能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科研、理论宣传、党政工作、辅导员等工作,以及为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培养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路径等。

2)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能够扎实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熟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经典文献;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素养以及一定的综合运用本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开展研究的能力;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能够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理论宣传等实际工作。


3.思想政治教育


1)培养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发展研究、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辅导员建设等

2)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深厚理论素养、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核心理论,熟悉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前沿动态,具备综合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能力;能够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包括文献综述、问题分析、理论创新和学术写作等;在实践中能够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针对社会热点、青年思想动态等现实问题,能够运用理论工具提出有效解决方案;能够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1)培养方向

近现代中国的理论选择和发展道路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近现代经济形态变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经典文献阅读、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文化史专题研讨、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术前沿问题、旅顺近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史料研究、学术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等。

2)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系统研究近现代以来中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探索社会发展道路并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动因;培养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培养具备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系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历史和现实问题;能够熟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充分利用学校的地域优势,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为依托,开展旅顺近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史料研究,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培养能够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运用专业知识独立开展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学术研究,恪守本学科的学术规范,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并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理论宣传、党政工作等方面的人才。

 

大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